教科書里學不到的英語
本文章由春喜在線英語于2017.3.15日編輯發布
我從小到大學的英語對話都是這樣的,教材里說一個人說Let's go,另外一個人就說‘OK’,那萬一我不想go的話怎么辦,總不能就說No吧?’
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,以這個為例,我給大家舉一些教科書里學不到的一些英語。
1. 表達方面
如果別人喊你去做什么,你去不了你可以用一個詞叫pass.
比如:
A: Let's go out tonight. 我們今晚出去玩兒吧。
B: I think I'll pass. I'm a little tired. 我覺得我就不去了,我有點累。
如果別人邀請你做什么,你可以委婉地拒絕,用but這個詞。
比如:
A:Would you like to have dinner with me tonight?今晚要不要一起吃晚飯?
B: Sounds good, but I'm working late tonight. Maybe next time?聽起來很不錯,但我晚上得加班,要不下次?
2. 詞匯方面
很多單詞我們學了都沒有機會用,或者也聽不到美國人用,是因為口語里有更簡潔地道的表達。
比如有個詞叫compensate,表示‘補償’;但是口語里基本上都是用make it up to....
放心吧,我會補償你的,這句話可以是:Don't worry. I'll make it up to you.
再比如,很多人糾結回答別人的‘謝謝’和‘對不起’怎么回答,表達有很多,給大家分享這三個:No worries 或 No problem 或 No sweat. 不管是別人說‘謝謝’還是‘對不起’,這三個都可以隨便用,這樣就免得別人說‘對不起’,你說了You're welcome(不客氣)的尷尬,因為那個只能用來回答‘Thank you’.
3. 發音方面
因為中國教育方式的關系,很多學生的思維被禁錮,最明顯的就是:只知道單詞的某個讀音,就認定這個單詞只有這個讀音。因為你的老師教你怎么讀,你就怎么讀,你根本不會去思考:這個單詞是否還有其他讀音?這也是為什么每次很多人一聽到別人有不同于自己的讀音,就會否定別人,或否定自己,或糾結不已。
比如:often這個詞,單詞里的't'既可以讀出來/???ftn/,也可以忽略/???fn/。兩種發音都可以,看個人習慣。不是說非得這樣,或非得那樣。這不是英國與美國的區別,就是個人偏好。
常見的還有表示一個的‘a’,到底讀/?/,還是讀/ei/,完全看個人習慣而已,但有些同學就不知道,或因為糾結痛苦。
當然,也有許多其他方面,以后一一介紹,今天的最后再給大家分享五句日常實用口語:
(1) I missed my stop.我坐過站了;
(2) What do you see in him? 你看上他哪一點了?
(3) You're reading too much into this. 你想多了,不要多想。
(4)You've gone too far. 你做的太過分了。
(5)What brings you here? 什么風把你吹過來了?